九游会体育摄影作品欣赏pdf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4-01-01
 九游会体育免费在线.1摄影作品的欣赏概论.2 1.2新闻摄影作品欣赏.3 1.3艺术摄影作品欣赏.8 1.4创意摄影作品欣赏.12 1.5纪实摄影作品欣赏.162照相机的构造与拍摄原理.22 2.1照相术与照相机的形成.22 2.2照相机的基本组成元件.22 2.3照相机的分类.23 2.4摄影原理.24 2.5镜头的特性.24 2.6快门.27 2.7景深.293摄影拍摄技巧.32 3.1摄

  九游会体育免费在线.1摄影作品的欣赏概论.2 1.2新闻摄影作品欣赏.3 1.3艺术摄影作品欣赏.8 1.4创意摄影作品欣赏.12 1.5纪实摄影作品欣赏.162照相机的构造与拍摄原理.22 2.1照相术与照相机的形成.22 2.2照相机的基本组成元件.22 2.3照相机的分类.23 2.4摄影原理.24 2.5镜头的特性.24 2.6快门.27 2.7景深.293摄影拍摄技巧.32 3.1摄影构图.32 3.2摄影用光.42 3.3色彩配合.48 3.4拍摄角度.554专题摄影.61 4.1专题摄影之一:风光摄影.61 4.2专题摄影之二:人像摄影.70 4.3专题摄影之三:小品摄影.77 第 章摄影作品的欣赏 1.1 摄影作品的欣赏概论 1.1.1 欣赏的含义 欣赏 (Appreciation)一词自古有之,欣,是喜悦、快乐之意;赏,是观看、赞扬 之意。故所谓欣赏,即以喜爱的心情来领略其中的意味。在艺术里,欣赏是艺术作 品从发生到完成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思想交流的纽带。 摄影作品也不例外,也需要人们去欣赏的,也需要自己的“知音”。倘若自己拍摄的 作品,能够在读者 (观众)中激起一些反响,无论是称道或是批评,作者都会感到 宽慰。比如,1991年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拍摄的 《我要读书》这幅作品,不 仅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除了作品画面本身以外,还去探讨 背后的故事,于是由中央发起的“希望工程”在大陆开展得更加轰轰烈烈。由此可 见,好的摄影作品还会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 ..2作品欣赏是一个审美过程 人们的审美是普遍的。然而,在各式各样的审美对象中,人们兴趣最浓的审美对象 还是艺术。著名的德国美学家、哲学家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 1770—1831)认为:美学“所讨论的并非一般的美,而是艺术的 美”(ArtisticBeauty)。在他看来,美学实际是艺术的同义词,因此,美学的正式名称 应该是“艺术哲学”。所以,在人们的审美对象中,艺术占据了一种无可非议的特殊 地位,因为艺术是人们对各种事物 (关系)审美后再用美的形式加以创造的,因此 这种美更概括,更集中,更符合人们的审美理想,在人们的审美层次中也是最高级 的。这就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艺术作品那么富有魅力,那么受人喜爱的原因。 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实际上是人们的审美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该作品创作 者的审美活动的继续。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从构思到表现,他们用以思 考问题的方式,不是象科学家、理论家那样运用逻辑思维,而是运用形象思维。同 样人们对文艺作品的欣赏,也是运用形象思维,而不运用逻辑思维去进行审美。 ..3摄影作品是一种视觉艺术 一幅摄影作品,观众是通过眼睛去观察,去感知,从而引起复杂的感情变化和生理 心理活动,所以,摄影作品是一种视觉艺术(VisualArts)。而摄影者在创作作品时, 也要思考如何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利用线条(Line)、光线(Light)、色彩(Color)、 构图(Composition)、影调 (Gradation)、质感(Texture)等基本手段,进行三度空 间的造型,去表现、描绘各种人物以及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可视的艺术形象。 正是摄影艺术(PhotographicArt)具有的这个最显著的特征,即它是一种直观的视觉 表现艺术,才使得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有所区别,而这种视觉的直观性更是绘画艺 术所不能比拟的。因为摄影作品能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有别于音乐、绘画的心理活 动,它能激动有时甚至是震憾人们的心灵。摄影能够描绘一个现实世界,并使其逼 真到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一种亲身感及切肤感,同时它又能够描绘一个理想世 界, 使人们的想像在里面自由驰骋,使人们的思想在里面自由翱翔。 摄影家更多需要的是善于从摄影的可视性出发去发现美、捕捉美、表现美的一双眼 睛。正如著名雕塑家罗丹 (AugusteRodin,1840—1917)所说:“所谓大师,就是 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看 出美来”。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要具有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现实生活中不是缺少 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1.2 新闻摄影作品欣赏 纪录1842年5月8日发生的德国汉堡大火的摄影作品,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新闻 照片。但是这幅照片在当时未曾见诸于报刊,仅被用于收藏而没有得到广泛传 播。1880年3月4日美国纽约的 《每日写真报》上刊登了一幅“纽约山蒂镇景色” (享 利J.牛顿摄),则是世界上刊登于报刊上的第一幅新闻照片。从此,新闻摄影开始 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新闻摄影在全世界兴盛。如今,报刊杂志更是离不 开大量的新闻图片,21世纪已成了读图时代,人们看新闻首先浏览图片和文字说 明,不再花大量时间于文字报道,所以新闻摄影图片成了现代人的文化快餐。 1.2.1 新闻摄影的定义 新闻摄影 (Photojournalism)的定义可以如下表述:“新闻摄影就是主要用摄影手 段记录正在发生着的事实 (或与该新闻相关联的前因后果),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 文字说明 (包括标题)进行报道。”这个定义包括了新闻摄影的5个方面。 (1)新闻摄影的对象——新闻事实; (2)新闻摄影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照片和 文字说明的结合; (3)新闻摄影的拍摄要求——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实,或与该 新闻相关联的前因后果; (4)新闻摄影的文字说明——要求具有新闻信息,并与 照片内容相关联; (5)新闻摄影的基本职能——形象化地报道新闻。 1.2.2 新闻摄影的报道体裁 新闻摄影的报道形式,总体来说,就是照片和文字说明的结合。照片与文字说明相 辅相承,相得益彰, 文字说明注释了照片的形象,照片形象又证实和集中了文字说 明的内容。而就新闻摄影的报道体裁来说, 可分为单幅照片与成组图片。 (1)单幅图片的报道 单幅图片的报道又有配合文字稿和独立报道两种。第一种:配合文字稿。它不需要 单独的照片标题, 只需简要的文字说明,不必写出具体的新闻内容,因为此图片仅 起配角作用,处于从属地位。第二种:独立报道新闻。采用单幅新闻照片独立报道 新闻,具有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的特点,犹如文字新闻中的短消息,较受读者欢 迎。单幅照片独立报道新闻的文字说明应注意“新闻五要素” (即“何时、何事、何 地、是谁、为什么”),注意具体、准确、简要。 (2)成组图片的报道 成组图片的报道就是用组照的形式来进行报道。它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专 题性、综合性、对比性四种。第一种:专题性成组图片报道。就是围绕同一新闻对 象,用两幅以上的图片反映其不同的侧面。在拍摄时注意画面要有景别的变化,即 既有全景照片也要有近景和特写照片,这样可使版面增添生动,也把内容表现得较 为深刻。第二种:综合性成组图片报道。就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用若干不同的新 闻对象来表现,即每幅照片都反映一个独立的新闻内容,但都由一个相同的中心思 想来统一贯穿。第三种:系列性成组图片报道。它是独幅新闻图片的延伸,由两幅 以上的照片来反映同一新闻对象的连续瞬间。第四种:对比性成组图片报道。因新 闻照片具有纪实性和文献性的特点,有些资料照片经过若干年后,重新就该照片内 容进行追踪对比摄影报道,往往具有较强的报道力量。当然这种长年跟踪报道需要 摄影师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1.2.3 新闻摄影作品欣赏 新闻照片的主要功能是形象化地报道新闻,从这一角度出发,欣赏一幅新闻摄影作 品应该从新闻价值大小、是否现场纪实以及文字说明的好或差这四个方面去考虑。 (1)新闻价值大小 新闻照片应该凭什么取胜、凭什么去吸引读者呢?主要应该还是凭新闻价 值(Newsvalue)。而作为新闻摄影,它的价值体现在“五性”:真实性、时新性、情感 性、生动性和寓意性。所以首先要看一幅新闻作品是否真实,若是假的,拍得再好 也是废品,这一点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尤为重要,因为现在把照片“做”成想要的效 果已是易如反掌;其次就是作品中是否具有时代性和新闻性,当然“新闻性”是相对 而言的;然后再从摄影艺术的角度去观看照片是否拍得生动,是否具有真情实感, 是否富有深意和具有一定的寓意等。当然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都具有上述这五个 性。比如1996年 《画报》摄影记者柳军拍摄的记录青海玉树自治州经历了一 场雪灾后,75岁的老阿妈和她收养的失去了双亲的6岁孤儿相拥而泣的情景: 《雪 域亲情》 (见图1­1)。该作品不仅现场感强,而且还把人物的真情流露生动地表 现了出来,让观赏者从作品中感受到人间确有真情在,使人的心灵发生震憾,是充 分体现了新闻价值“五性”的典型代表,并获得了1997年全国“尼康杯”影赛专业组特 等奖。 图1­1 《雪域亲情》柳军摄 (2)形象价值大小新闻的形象价值 (Imagevalue)是指新闻内容形象的可视性和 瞬间性的价值。无疑,任何新闻照片都具有可视性和瞬间性,但可视程度有强有 弱,瞬间也有好有差。一般而言,判断新闻照片可视性强弱的主要依据是新闻事实 中涉及的读者想看的形象。如果一幅新闻照片反映了广大读者对该新闻中强烈地想 看的形象,那么这幅作品的可视性就强,反之则弱。 那么如何来判断新闻照片瞬间性的好与差呢?由于照片反映的总是某一瞬间形象, 而任何一则新闻都有发生、发展直至完结的过程,即存在无数变化着的瞬间形象, 而只有那些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越强的典型瞬间形象才是“瞬间性好”的含义, 反之便是“瞬间性差”。 所以在新闻照片的形象价值中,可视性解决想不想看的问题,瞬间性解决耐不耐看 的问题。而那些想看耐看的新闻照片,其形象价值就大,反之就小。因此新闻照片 中如何抓准时机,拍下“决定性瞬间”就是对摄影记者的考验。 图1­2 《共和国战士之死》罗伯特.卡帕摄 由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1913-1954)拍摄的 《共和国战士之死》 (如图1­2),就是一幅闻名于世的典型的优秀新闻作 品。1936年西班牙内战,卡帕在西班牙战场拍摄了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的一瞬 间,这幅作品把生死相交的瞬间凝固,使人看了有身临其境之感,震憾着每一个观 者的心灵。而卡帕的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说明你离炮火不够 近。”激励了无数的战地记者,他们不惜以鲜血和生命深入到第一线去拍摄。而卡帕 本人也在越南战场拍摄时踩雷身亡,年仅四十一岁。 (3)是否现场纪实 新闻照片的现场纪实是指选择拍摄正在发生着的新闻对象的瞬间形象,即新闻照片 中的人、事、物、时间、地点、场景都是客观实际的反映,而不是违背客观存在, 按拍摄者的主观意图,为使画面“理想化”,而对新闻照片中的人、事、物、时间、 地点九游会体育、场景等作这样那样的变动后再拍摄,即摆拍。因为这样会损害乃至失去新闻 照片的真实性,导致新闻照片出现部分虚假的现象,甚至变为假新闻照片。这在用 数码相机拍摄后用photoshop处理的当今高科技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随着时间 推移,新闻照片在其新闻价值消失的同时,历史价值便随之产生,所以一定要是客 观实际的记录。 (4)文字说明的好或差在欣赏新闻照片时,还应同时重视对照片的文字说明 (包 括标题),因为新闻照片离开了文字说明, 就会丧失它的主要功能——报道新闻。由此可见,离开了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是报 道不了新闻的。文字说明对新闻照片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对于同一画面的照片,从不 同角度附以不同的文字说明,能给读者不同的新闻信息,甚至可贬可褒。一般要求 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一要准确无误,二是恰到好处,就是使文字说明 (包括标题) 与画面的配合相得益彰。另外,一个好标题既能起到说明画面的作用,又能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比如每年年初都举行一次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 (WPP),简称“荷赛”,是把 全世界各地的摄影记者选送上一年中的各类新闻作品进行比赛,按不同分类评出 一、二、三等奖各一幅,然后再评出一幅年度最佳新闻图片,而这幅作品可以说是 摄影界中的诺贝尔奖。以第49届“荷赛”的年度最佳新闻图片为例 (见图1­3),画面 中一名妇女露出一双惊恐的、担忧无助的大眼注视前方,嘴唇上有一只手。初看画 面不知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但再看标题 《尼日尔食品救助中心的母子》就一下子 全明白了。尤其是那一只手,满是皱纹,又黑又苍老又瘦弱,以为是一位年旬八十 老人的手,可谁知竟是几岁小孩的手,太有视觉冲击力了,太有震憾力了,再配上 大人这双近乎绝望的眼睛,让人立刻解读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遭受灾难的非洲国 家尼日尔严峻的生存环境。由此可见,一幅作品的标题是多么重要。 图1­3 《尼日尔食品救助中心的母子》Finbarro.Reilly摄 1.3 艺术摄影作品欣赏 摄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与其他艺术有相通之处。所以,欣赏艺术摄影作品,也可 以借鉴其他艺术的方法,比如绘画、音乐等。下面从四个方面进行欣赏。 1.3.1 艺术摄影作品中的形式美 唐代著名田园派诗人王维,人称其写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一幅好的艺术 摄影作品,也可象诗歌、音乐一样具有节奏美与韵律美。摄影艺术的节奏,比较明 显地表现在影调、线条、形状所组成的图形中。影调是指摄影作品中呈现出的黑、 灰、白的不同明暗;线条是指影调之间的界线或同一形状色调的延伸;而形状则是 由线条所勾勒出来的物体的轮廓。由此可见,三者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有着紧密的 联系。摄影画面中的节奏,就是这三者在画面中形成的有规律的间隔。这间隔当然 不一定象音乐的节奏那样均匀,但它却使人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如 《瑞雪江南》 (见图1­4),拍摄的是江南古镇——乌镇,在下雪时的景色。前景中一个个并排 的柱子就构成了节奏感,由近及远。满天飞舞的雪花如散板中的音符,让人感到了 轻舒曼妙。 图1­4 《瑞雪江南》徐建荣摄 摄影画面中的旋律则是由影调中的不同层次组成的:中间灰的各种影调层次就相当 于中音,高白调的各种影调层次则相当于高音,暗黑色的各种层次相当于低音。除 此之外,摄影画面中的旋律也由线条的起伏变化以及形状的各不相同而形成。无论 影调、线条或者形状,它们的变化反复,都会使人在视觉上引起不同感受,从而传 达出不同的感情,引起人们情绪上的不同变化。仍以 《瑞雪江南》为例,我们的视 点循着画面中的柱子往里移动,发现一个非常鲜艳的红色灯笼,这给人一种信息: 快要过年了;再往远看,河中的亭子静静地伫立着,临河而建的民居没有任何动的 物体,只有屋顶上的黑瓦在渐渐变白,河水中也没有船的来往,一片寂静,静得似 乎连天簌之音——飞雪飘落的声音也听得到。这样的画面能不使人心里平静,安宁 下来吗?摄影作品中的影调、线条、形状,都是摄影造型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是 一种形式美 (Formal Beauty)。而形式越美,越恰当,作品的艺术性就越高,感染力也越强。 1.3.2 艺术摄影作品中的和谐美 和谐是美感欣赏中的一条基本原则,那什么是和谐呢?所谓和谐就是相互配合得恰 当、协调、匀称的意思。和谐产生或存在于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它与节奏有密切 关系,当节奏遭到破坏,那么事物也就失去了和谐。 艺术是美的产物,因而也是和谐的产物。和谐作为美的一条规律,是所有的艺术都 必须遵循的,摄影艺术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摄影艺术必须讲究构图,而构图的目 的除了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外,还在于求得画面布局上的和谐。一般而言,摄影艺 术的和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画面的平面构成、影调构成和色彩构成。画面的 平面构成,主要是指画面中的点、线、面的结构,这主要是由摄影构图去解决。如 前面提到的 《瑞雪江南》这幅作品,作者就是巧妙地利用了构成点的柱子,形成曲 线的栏杆和平静的河面,相得益彰地纳入到画面中,再加上一盏红色的灯笼,在淡 淡的影调中增添了一抹亮色。 画面影调构成的和谐就跟音乐一样,不仅影响着旋律,还影响到内容的表现和感情 的表达。而摄影艺术中的影调有三种,分别是低调(LowKey)、中间调(MiddleTone) 和高调(HighKey)。低调照片,就是画面上以暗黑色的影调为主;中间调的照片则 是以中间灰影调为主;高调的照片则是以亮白色的影调为主。其中,中间调的照片 最多,也最为常见。这是因为这类影调能够表现的内容、感情非常广泛。如图1­5 的 《金色好年华》就是属于中间调的作品。这幅作品既无很白的地方,也无很黑的 地方,整个画面几乎全是程度不同的中间色调组成,而孩子们认真专注地读书的神 态,洋溢在脸上的表情和逆光下形成的气氛,形成了一幅要珍惜美好时光的和谐画 面。 在摄影艺术中,高调的作品则适于表现欢快的、轻松的感情和内容,如图1­6的 《少女与猫》;而低调的作品,往往给人以深沉、稳重、神秘和严肃之感,如图1­ 7的 《愤怒的丘吉尔》。而色彩构成的和谐,涉及到彩色摄影中的色彩配合,这在 后面的讲座中会专门提到,在这里就不再细述了。 图1­5 《金色好年华》沈金兴摄 图1­6 《少女与猫》严新荣摄 下面就分摄影构思与技术两方面的创意来说明。 1.4.1 摄影构思的创意 著名美国人像摄影大师阿诺德.纽曼 (ArnoldNewman),是闻名于世的拍摄创意人 像摄影的代表。他最拿手的就是在瞬息之间将被拍摄主题安置在体现他们职业特点 的典型环境中,成为人物身份与性格的最佳表达,并强调这种环境选择的主要依据 是摄影家的情感需要,而不必局限于被摄人物的生活环境,其创意立足点很高。因 此纽曼拍摄的人像都是经过精心构思,巧妙地安置在他想要表达的反映被摄人物性 格特征或内心世界的环境中,这需要创意。以他拍摄的两幅人像为例说明。 图1­9 《艾尔弗雷德·克虏伯》阿诺德.纽曼摄 第一幅摄影作品是 《艾尔弗雷德·克虏伯》 (见图1­9)。艾尔弗雷德·克虏伯是战前 德国钢铁工业巨头,他托人邀请纽曼为他拍摄肖像,纽曼接受了邀请。但纽曼的反 战态度不知不觉地贯穿于摄影创意的想象过程中,他为克虏伯选择的环境是军火工 厂,把克虏伯拍摄成一个冷酷无情的独裁者。据说克虏伯看到这幅作品后十分震 怒,可见作品的力度非同一般。第二幅摄影作品是 《作曲家斯特拉汶斯基》 (见图 1­10)。这是一幅大胆得出奇,又严谨得出奇的摄影作品。因为拍摄人像,一般都 是要表现被摄者,而这幅作品却反其道而行之。画面中一架大钢琴占据画面的五分 之四,作曲家身处左下角的一隅,人物与钢琴之间的一大一小有着微妙的旋律感。 同时,钢琴盖与支柱所形成的大三角,与作曲家托腮沉思所形成的小三角互相呼 应,就像乐曲中的主旋律在不同的乐器上,以强弱不同的音乐所进行的变奏。 图1­10 《作曲家斯特拉汶斯基》阿诺德.纽曼摄 纽曼对人像摄影的贡献就是在拍摄时对环境与人的关系富有创意的构思,因此,人 们给纽曼的肖像作品取了一个专用名词“环境肖像” (Enviromentalportraiture)。其 实,许多艺术摄影作品都需要有创意的构思,如前面提到的作品 《稻子与稗子》也 是如此。所以,不管拍摄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要用脑进行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 能拍摄出有创意的作品。 1.4.2 摄影技术的创意 在创意艺术摄影中,除了构思要有创意外,更多的是摄影技术方面的创意,它包括 拍摄时道具的创意、摄影技术与拍摄手法的创意,也包括后期制作的创意,如胶片 时代利用暗房技术的创意,数码时代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PS的创意等等。但这 些创意说到底还是在于构思,以中国画意创意摄影为例说明。 仿中国画意创意的鼻祖,当推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他在青年时代就已悟到摄影中 的近清远糊或远清近糊的对焦效果及主置安排,于是借鉴中国画中的方法,发 明了“集锦摄影”。郎静山用集锦的方法从许多张底片里选取需要的景物,重新组合 成一个新画面、新境界。他说:“新境界并不是随意拼凑,而是按构图的原则,先有 构思,再取意义,意匠经营。”如在国际影展中获奖的作品 《春树奇峰》 (见图1­ 11),就是由在黄山拍摄的两底集锦而成。再如 《鹿》 (图1­12),也是两底集锦 制作的,还有 《汲水》 (图1­12), 《翠鸟》 (图1­13),这些都是在后期进行二 次创作,用暗房技术制作而成的。正是这种摄影技术的创意,才出现了象国画一样 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图1­11 《春树奇峰》郎静山摄图1­12 《鹿》郎静山摄 图1­13 〈汲水〉郎静山摄图1­14 《翠鸟》郎静山摄 后期制作除了暗房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比如前面提到的人像摄影大师纽曼 拍摄的 《流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图1­15),就是采用了裂像创意的方法。据纽 曼介绍,他看到安迪.沃霍尔后就想用裂像创意的方法拍摄。因为他发现安迪.沃霍 尔像个病疲的弱者,只是在公众面前,安迪.沃霍尔才睁大眼睛,摆出架子,所以纽 曼在拍摄时,总感到自己在拍“面具”。在冲洗照片时,纽曼突然想到,若把一幅“面 具”套在另一幅“面具”上面,效果将更佳。于是,他拿起剪刀任意剪这些“面具” (即 安迪.沃霍尔的肖像),并把它们重叠起来,终于得到满意的效果,成了一幅创意摄 影的经典之作。 图1­15 《流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阿诺德.纽曼摄 1.5 纪实摄影作品欣赏 在前面提到的新闻摄影中,讲到了成组图片的报道。随着摄影记者的分工细化和摄 影社会功能影响的日益扩大,一些记者和摄影家也开始专注于某一题材,并进行跟 踪报道和拍摄。而这种原始的、真实地记录下某题材的图片,就成了纪实摄 影(DocumentaryPhotography)作品。国外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开始兴起, 而我国却在九十年代才开始出现,但发展趋势迅猛。不久,纪实摄影就开始从新闻 摄影中分离出来,成了一个独立的门类。下面从解海龙拍摄的照片 《我要读书》 (图1­16)说起。 1991年,时任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的解海龙,来到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小 学,在那里他拍下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 望着前方…,那种强烈的渴望获得知识的愿望从这双“大眼睛”中传递了出来。这幅 作品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并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于 是一场遍布全国的“希望工程”开展得更加轰轰烈烈。但解海龙并没有就此停住,而 是进一步深入贫困山区,继续拍摄失学的儿童。他用10年时间,风餐露宿,跋山涉 水,行程2万多公里,行走了26个省的128个县,接触了100多所学校的上万名孩 子,拍摄了近万张底片,成功地推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助学运动。这就是纪实摄 影,抓住一个专题,长年累月坚持拍摄,最后取得的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2.唐山一位热心人通过网络看到照片,了解情况后向他们送来了衣服、奶粉、玩 具等物品 13.穿起了新衣服的孩子们欢天喜地,在“新家”又合了一次影 复习思考题.欣赏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作品欣赏是一个审美过程?.新闻摄影的 定义是什么?它包含了哪几个方面?.新闻摄影的报道体裁分哪几种?.新闻摄影作 品的欣赏可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艺术摄影作品欣赏可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创 意摄影作品可分哪几个方面去创意?.请你上网查几位纪实摄影家的摄影作品与大家 分享。 第2 章照相机的构造与拍摄原理 摄影,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而且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现代文 明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照相术(Photography)的起源最早可追 溯到墨子 (公元前468~376年)在 《墨经》一书中提到的小孔成像原理,以及元 代赵友钦的针孔成像匣。在欧洲,16世纪著名画家达芬奇便发现:在一个房间的窗 板上戳上一个小孔,然后关上所有的门窗,使房间变得一片黑暗,这时便可看到窗 外的景色透过小孔,清晰地倒映在室内的墙壁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小孔成像”原 理。后来其他画家把白纸挂在墙壁上,照着倒映着的线条复描,当画家移动挂在墙 壁上的白纸与小孔的距离,便可将倒映在白纸上的图象放大或缩小,解决了当时复 描图画技术上的一大难题。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随着玻璃工业的发展,人们制成了平板玻璃、玻璃透镜。有 人利用暗室小孔成像的原理制成一个暗箱,箱上装了一块凸透镜以代替小孔,箱子 的另一头装了一块磨毛了的平板玻璃。凸透镜把投射进来的光线聚焦,人们用画笔 在那平板玻璃上描画下各种大自然的景色。这暗箱,就是最原始的照相机。光学家 为改善像质,在透镜上不断地做文章,就形成了一系列照相镜头,这就是现代人所 称的照相物镜。机械设计师不断完善和改造那个笨重的木头暗箱,这就是现代摄影 者所称的照相机机身。但是用画笔来摘下倒映在玻璃上的景色,毕竟太麻烦了,这 就需要发明一种能够感光的“照相纸”。1813年法国的涅普斯发现了一种地沥青受晒 后会变色,具有一定的感光性能,便使用它作为感光剂。后来,法国画家达盖尔与 涅普斯共同进行研究。直到1839年在达盖尔解决了显影、定影等技术难关后,世界 上才公认从那时起发明了照相术。 那时的“胶片”便是碘化银感光板,感光性能实在太差了,加之照相机用的多是用一 二块透镜组成的长焦距镜头。造成进入暗箱的光线很弱,因此拍摄一幅照片需很长 时间,形成的影像也太模糊。人们决心进一步提高感光板对光的敏感程度,即感光 度。1871年发明的溴化银明胶干版法是采用明胶代替硝棉胶,用溴化银代替碘化 银,涂在玻璃片上,制成干版。这样感光度可大大提高,曝光时间缩短为几分之一 秒、几十分之一秒,乃至更短的时间。为了适应感光底板感光度的迅速提高,控制 曝光时间的长短,人们在照相机中装上了快门。这样人们使能拍摄到飞鸟、奔马之 类的快速运动物的照片。当有了镜头、快门、胶片、机身等一系列主要部件后,一 个现代照相机的雏形随着照相术的发展就初步完善了。 (1)镜头 镜头(Lens)使景物成倒象聚焦在胶片上。为使不同位置的被摄物体成像清晰,除镜 头本身需要校正好像差外,还应使物距、像距保持一定关系。为此,镜头应该能前 后移动进行调焦,因此较好的照相机一般都应该具有调焦机构,后面将详细介绍镜 头的相关知识。 (2)取景器 为了确定被摄景物的范围和便于进行拍摄构图,照相机都应装有取景 器(Viewfinder)。现代照相机的取景器还带有测距、对焦功能。 (3)控制曝光的机构:快门与光圈 为了适应亮暗不同的拍摄对象,以期在感光片上获得正确的感光量,必须控制曝光 时间的长短和进入镜头光线的强弱。于是照相机必须设置快门 (shutter)以控制曝 光时间的长短,并设置光圈(Aperture), 通过光孔大小的调节来控制光量。 (4)输片计数机构 为了准备第二次拍摄,曝光后的感光片需要拉走,而把未曝光的胶片拉过来,因此 现代照相机需要有输片机构。为了指示胶片已拍摄的张数,就需要有计数机构。 (5)机身 它既是照相机的暗箱,又是照相机各组成部分的结合体。其实,就照相机这个基本 功能而言,无论是早期的“银版照相机”,还是今日已经高度电子化、自动化、电脑 化的照相机,其基本原理都没有多大区别。 照相机(Camera)一般可按其使用技术特征如:画幅大小、取景方式、快门形式、测 光方式来分类,也可按照相机的外形和结构来分类。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1)按照相机使用的感光片和画幅尺寸 可分为35mm照相机(常称135照相机)、120照相机、110照相机、126照相机、中幅 照相机和大幅照相机等。135照相机使用35mm感光片,其所拍摄的标准画幅 为24mmX36mm。 1.     (2)按照相机的外型和结构可分为平视取景照相机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此外 还有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折叠式照相机等等。 2.     (3)按照相机的快门形式可分镜头快门照相机(又称中心快门照相机)、焦平面 快门照相机、程序快门照相机等。 (4)按照相机具有的功能和技术特性可分为自动调焦照相机,电测光手控曝光照相 机,电测光自动曝光照相机等。此外还有快门优先式、光圈优先式、程序控制式、 双优先式、电动卷片(自动卷片、倒片)照相机,自动对焦(AF)照相机,内装闪光灯 照相机等。 有时也可按照相机的用途来分,如一步成像照相机,立体照相机;有时也可按镜头 的特性分为变焦或双焦点照相机。实际上一架现代照相机往往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因此应以综合性的方式来定义。 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应用光学成像原理,通过照相镜头将被摄物体成像 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将粗略地介绍摄影光学成像原理。 首先,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是: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它同时具有波的性 质和微粒 (量子) 的性质,但从整体来说,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们 的混合物。 其次,光有波长。波长在400~700nm的电磁波能够为人眼所感觉,称为可见光, 超过这个范围人眼就感觉不到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我们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 色感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光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 最后要了解,在设计照相机镜头及其他光学仪器时,并不把光看作是电磁波,而是 把光看作是能传播能量的几何线,叫做光线。光源A发光就是向四周发出无数条几 何线,这无数条具有方向的几何线就叫做光线。 下面叙述几何光学的几个基本定律——光线)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即在均匀介质 中光线为一直线。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如物 体被光照射而成影,小孔成像等。光的直线传播引出了光线)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的传播是独立的,当不同光线从不同方向通过介质 某一点时,彼此互不影响。当两支光线会聚于空间某一点时,它的作用为简 单的叠加。光线的这一性质,使被拍摄物体各点的光互不影响地进入照相镜 头,在成像面上成像。 3.     (3)光的反射定律。当光传播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就会改变传播方 向,发生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在照相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人本 身并不发光,但当光线从各个角度照射到人身上后,光线便可从各个角度有 所反射。我们常利用反射光进行拍照,就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照相机镜头是照相机的最重要部件之一,好比人的“眼睛”。一般由多片正透镜、负 透镜、胶合透镜组,以及固定这些光学元件的金属隔卷和镜筒组合而成。它的作用 是把被摄目标清晰地成像在感光片上 2.5.1 光圈 照相机镜头的一个最重要的光学特征指标是相对孔径。它表示镜头通过光线的能 力,用D/f表示。它定义为镜头的光孔直径 (也称入瞳直径)D与镜头焦距f之比。例 如有个照相机镜头的最大光孔直径是25mm,焦距是50mm,那么这个照相机镜头 最大相对孔径就是1/2。相对孔径的倒数称为镜头的光圈系数或光圈数,又称F数, 即F f/D。 照相机的镜头上都应标有光圈数。国家标准按照光通量的大小规定了各级光圈数的 排列次序是0.7,1, 1.     ,但国家标准允许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标记可以不符合标准系列中的数字。 当焦距f固定时,F数与入瞳直径D成反比。由于通光面积与D的平方成正比, 通光面积越大则镜头所能通过的光通量越大。因此当光圈数在最小数时,光 孔最大,光通量也最大。随着光圈数的加大,光孔变小,光通量也随之减 少。光圈每差一级 (其数值比都是1.414),其光通量就相差一倍,如果不考 虑各种镜头透过率差异的影响,不管是多长焦距的镜头,也不管镜头的光孔 直径有多大,只要光圈数值相同,它们的光通量都是一样的。对照相机镜头 而言,F数是个特别重要的参数,F数越小,镜头的适用范围越广。 2.     焦距焦距(FocalLenth)是指光线通过镜头后在焦平面上成像,则镜头中心到 焦平面的距离,称为焦距, 用f表示,单位mm用表示,如35mm,50mm,70mm等等。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可 分为:标准镜头,短焦(广角)镜头,长焦(望远)镜头三类。 1.      (1)标准镜头(NormalLens)。简称标头,一般焦距是在50mm~60mm之 间。一般照相机出售时,大都配置有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焦距和底片画幅 的对角线长度基本相等。其视场角(AngleofView)虽仍有大小差别 (一般 在45°~55°之间),但大都接近人眼的视角。因此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照片, 其画面景物的透视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由于标准镜头的焦距、视 场角、拍摄范围、景深,以及在相同拍摄距离上所获得的影象尺寸等均比较 适中,因而这种镜头应用最广泛,最适合拍摄人像、风光、生活等各种照 片。 1.     之间。因此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根据焦距的长短又有广角与超 广角镜头之分。其特点是:焦距短、视场角大、拍摄景物范围广。在环 境狭窄无法增加距离的情况下,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扩大拍摄视野,在有 限距离范围内拍摄出全景或大场面的照片。广角镜头还具有超比例地渲 染近大、远小的特点,有夸张前景的作用。在摄影中可充分利用其所创 造的特殊透视关系,来夸大景物的纵深感,突出所强调的主体部分 (如 图2­1)。广角镜头的焦距较短,景深较长,拍出的照片远近都很清 晰。因此,它比技适合于抓拍一些来不及从容对焦的活动,比较适宜拍 摄大场面的新闻照片,或在室内拍摄家庭生活照片等。由于广角镜头的 祝场角大,景深范围大,在风光摄影中它是不可缺少的摄影镜头。目前 市场上一般的塑料自动照相机都装配了广角镜头。 2.     图2­1 《南湖踏白船》苏惠民摄 2.      (3)中焦距镜头(Mediumfocallengthlens)。中焦距镜头属于长焦距镜头一 类,一般焦距范围在70mm~210mm之间。中焦距镜头的焦距约为标准镜头 焦距的两倍,长焦距镜头其焦距则更长一些,一般是指在210mm以上。其共 同的特点是:焦距长,视场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 得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像。它适合于在远处拍摄人物或动物的活动,拍摄一 些不便于靠近的物体,从而获得神态自然、生动逼线)。由 于中、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利用此特性有利于虚化对焦主 体前后杂乱的背景,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或主景 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会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中焦镜头 称为人像镜头。一般的民用用户很少使用长焦镜头,这是因为长焦镜头的镜 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 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作专业摄影。 图2­2 《击中瞬间》佚名摄 按镜头的焦距能否变化,又可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类。由于光学设计水平、 光学玻璃熔制技术的迅速提高,手头比较富有的摄影爱好者已有可能选用焦距可在 一定范围内改变而保持像面不动的光学系统。这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值、 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像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称之为 变焦距照相物镜,简称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 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 了更换镜头的时间。目前,国外生产的高档全自动傻瓜照相机几乎都配置有小变倍 比的变焦镜头。 快门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是一种让光线在一段时间里照射胶片的装置。 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的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 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 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 拍出来 (如图2­3)。 图2­3如薄绸丝舞般的水流佚名摄 (1)各级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单位是“秒”。专业135相机的最高快门速度达到1/16000秒。常见的快门速 度有:B快 门,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 等。其中B快门是指当快门钮按下时,即开启快门,直到放开快门钮,才将快门关 闭,这种快门称作B快门。而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 差一级。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级或称 低一级。1/60秒的曝光量是1/125秒曝光量的2倍。 (2)快门的结构形式 镜头快门的结构形式很多,但主要有两种:镜筒型结构和平板型结构。镜筒型结构 是将快门叶片九游会体育、传动机构、动力弹簧、慢门机、闪光联动机构、机等与照相镜 头的光学镜片装在一个主体内。因此,结构复杂,与机身之间的功能联接困难,不 适应照相机向小型、多功能、电子和自动化发展。平板型结构可克服镜筒型快门的 缺点,适应快门和机身间信号传递和联动要求。镜头调焦时,快门不作前后移动。 镜头快门如果以快门叶片数量来分可分为:单片式快门与双片式快门。 单片式快门是指快门只由一片叶片开启和关闭光孔。快门速度只有一档,通常 在1/1000s左右。快门光学有效系数较低,仅用于简易型相机。单片快门结构简 单、可靠性好。 双片式快门是指由两片快门叶片开启和关闭光孔。由于快门叶片要双方向上运动, 转动惯量大,快门速度提高有困难。一般最短曝光时间1/300s,常用的有达 1/200s,可以按1/125s,l/60s,1/30s来调速和闪光联动。双片式快门目前主要用 于程序快门,快门叶片还兼作光阑叶片,快门均采用平板型结构。 (3)快门先决曝光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快门速度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 光圈f值(可为无段式的f值)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 上刻上’s’字母来代表快门先决模式。快门先决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快门的摄影。利 用高速快门可凝结动作,利用慢速快门可令行驶中的车辆灯光或其他发光体变成光 束 (如图2­4)。 图2­4 《龙》严新荣摄 当相机的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在镜头中心所对的位置垂直镜头轴线的同 一平面的点都可以在胶片或者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图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 的前面和后面一定范围的点也可以结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面 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做相机的景深 (depthoffield)。 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 锥状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像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 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 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 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 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circleofconfusion)。在 焦点的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 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复习思考题.世界上公认的照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照相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 些?.按照相机使用的感光片和画幅尺寸来分有哪几类?.光线的传播规律分别有哪 些?.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可分哪些?.中长焦距的镜头拍摄的画片有什么共同特 点?.相机中常见的快门速度有哪些?请说出10个以上。.什么叫景深?光圈、镜 头、及拍摄物的距离与景深有什么关系? 第 章摄影拍摄技巧 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它需要通过人的眼睛去欣赏作品。而摄影作品要展现所拍摄 画面的美,则需要通过一定的造型手段来辅助,于是需要了解和掌握摄影的一些拍 摄技巧。本章就从四个方面向各位同学介绍拍摄技巧,它们分别是:摄影构图、摄 影用光、色彩配合和拍摄角度。 一位摄影初学者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看见一个精彩的场面,急忙把它拍摄下来, 但是拍出来的照片却总是令人失望,显得很平淡。想强调的东西并不醒目,无关的 东西却挤进了画面,总之,照片没有吸引力。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取景, 即构图。 事实上,在观察事物的方法方面,照相机与人的眼睛完全不同。人眼的视野很宽, 能同时看到许多事物,但是人眼对视野内的事物并不是平均使用视力的。人眼总是 紧盯着最感兴趣的事物,“目不转睛”一词就是描写这种情形的;人眼在这时往往忽 略视野内的其他事物,完全可以说“视而不见”了。这说明人眼看东西是有选择的。 而照相机则不同,它总是不加选择地忠实地记录下自己视野内的一切事物。为了拍 出有吸引力的照片,摄影者必须掌握构图的方法,学会从画面中删除不重要的、无 关的东西,只留下令人感兴趣的东西。 3.1.1 构图的作用 (1)揭示照片主题 一幅摄影作品,作者都想要表达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就需要用构图去突出。比如 解海龙拍摄的 《我要读书》 (见图1­16),为了突出小姑娘这双迫切渴望知识的眼 睛,采用框式构图,把人们的视线一下子吸引到想要表达的“眼睛”上。 (2)活跃画面形式 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故画面需要吸引人的注意力。如果拍得太呆板,则毫无生 气,也不会吸引更多人的眼光。所以,在构图时能打破常规,拍出平常人的视角看 不到的画面,则自然一下子会把人的视线吸引过来。因此在画面形式上要新颖,具 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3.1.2 构图要求 (1)主体要突出 一幅摄影作品,只能有一个视觉中心点,所以构图时尽量简洁,把要想表达的主体 突出。一般来说, 突出主体有这样几种方法:①运用影调突出主体,即用暗背景突 出明亮的主体;②运用线条突出主体;③运用景深突出主体,大多数是以虚化的背 景来突出主体;④运用特写突出主体;⑤运用陪体突出主体。 (如图3­1) 要用垂直式构图,以便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力量、团结与幽深 (如图3­8)。 图3­8 《回首》沈金兴摄 (9)斜线式构图 若所拍摄的画面有动体,则宜用斜线式构图。因为斜线可表示物体的运动、前进和 变化,能鲜明地表现物体的动态,给人以强烈的动感。但并不是故意把地平线放倾 斜,这样画面就不平衡了。 (10)辐射式构图 如果所拍摄的主体处于中心,四周呈放射状的形式围绕中心,则宜用辐射式构图。 比如,众多记者围绕某一位明星在采访,则明星就成了视觉中心,四周的记者与话 筒就成了辐射式的线条。所以,辐射式构图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或景物 的重要部分,当然辐射式可以是向内辐射,也可向外辐射 (如图3­9) 。 图3­12 《尼泊尔男孩》沈永林摄 (3)光的颜色。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Aristoteles 前384—前322年)就曾断 言:“光即是色彩”。后经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IsaacNewton1642­1727)的三棱镜实 验,把太阳光分离成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色光后得到了证实,从 而得出结论:平时看到的白色光其实是各种色彩光线混合而成。随着现代物理学的 发展,已经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而电磁波有各种不同的波长。人们眼睛看见的只 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之为可见光,在可见光之外还有许多人眼看不见的电 磁皮,如靠近红光之外叫红外线,靠近紫光之外的称为紫外线。 正是因为光即是色,色彩是光的体现,所以一天当中太阳光照射在物体上会呈现出 不同的色彩效果。比如早晨或傍晚的阳光,照射在物体上呈现的是橙红色的暖色 调,中午的阳光则是冷色调,当然这还与光的色温有关,限于篇幅就不再赘述了。 3.2.3 光比与光位 光比(LightRatio)是指在拍摄时,高光区与阴暗区所受光的照度之比。光比大,反差 大,造型效果强烈,有利于表现“阳刚”的效果。比如用直射光去刻画刚强性格的男 性特写或者表现欢乐的大场面等 (如图3­13);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柔 美”效果,比如用散射光去反映温柔性格的妇女、儿童特写 (如图3­12)。 图3­13 《牧羊人》苏惠民摄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相机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同一对象在不同 的光位下会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摄影中的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归纳一下主 要有顺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和脚光等七种。 。。 (1)顺光(Shun light):光线从正前方射向被摄物体,光线与照相机镜头左边或右 边成0~15,顺光使被摄体均匀受光,整个景物的照度一致,也没有明显的亮部和 暗部,反差小,因而缺乏立体感和影调层次,拍出来的照片显得平淡呆板,故又 称“平光” (见示意图1)。 对于初学者来说,顺光极容易掌握,曝光不会出现偏差,通常都能拍出影调清晰、 色彩真实的照片, 而且还能表现出蔚蓝的天空,效果也不错,又容易成功。所以, 建议初学者刚开始可以多拍一些顺光的照片 (如图3­14)。 平相处”。 灰色:灰色能反射较弱的白光,能很好衬托彩色,但光线比较弱,易使人的视觉疲 乏,故灰色太多, 则效果并不佳。 3.3.4 色彩配合 色彩配合是指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同时出现时所产生的色彩效果,这种效果既 来自每种色所特有的色彩感觉,又更多来自色与色之间的关系。 (1)对比色配合:色相上差别较大的色之间的配合默契,如红与绿,黄与紫,橙 与蓝等。对比色配合可使各自的色彩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给人的感觉到是强烈 的、鲜明的和带有刺激性的,故要处理恰当 (如图3­17)。色彩对比配合时,要注 意主次关系,可运用构图来突出主体,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图3­17 《建设者》沈金兴摄 (2)互补色配合:互补色是最大的对比色,因此互补色的配合是色相冲突最强的 一种配合,但由于三原色成分较均衡,故构成的画面能给人的视觉生理以某种平衡 感,是属于既强烈又稳定优美的配色 (如图3­18) 。 图3­23 《花蕊》佚名摄 复习思考题、三原色光及其对应的补色光是什么?、色彩的三要素是指什么?、红 色与橙色分别给人什么感受?、什么是色彩配合?它有哪些分类?、色彩的基调是 指什么?它对画面起什么作用? 第4 章专题摄影 风光是人们最喜欢的摄影对象,也是取之不尽的摄影创作源泉。它丰富多彩、变幻 无穷,要对它作独特的摄影表现,当然要求使用多变的技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 用上一章中学过的知识,从构图、用光、色彩、角度等方面进行造型,使拍摄出来 的风光作品赏心悦目。 4.1.1 风光摄影的特点 1.      (1)风光摄影的题材广:风光摄影拍摄的题材很广泛,可以是名山大川, 也可以是江河海洋、运河湖泊,而乡村的田野风光和城市的工业基地及各地 方的风土人情,也均可作为风光摄影的题材。至于自然界中的旭日东升、夕 阳西下和风花雪月、云海雾景及电闪雷鸣等也都是风光摄影聚集的对象。 2.      (2)风光摄影的意境深:拍摄者通过对大自然的生动描绘,以景抒情,表 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寄托美好的思想感情,意境深远,使人回味无 穷。 3.      (3)风光摄影的画面美:风光摄影的作品就是要表现美好的的画面,令人 赏心悦目,所以为了深刻表现出所拍摄的主题,对与表现照片主题无关的景 物,都不要纳入画面的构图中,从而集中体现出所拍景物的美感。 4.1.2 风光拍摄的一般要求 1.      (1)主题要鲜明:风光拍摄要有明确的主题,一旦确定拍摄的主要景物, 就要在拍摄时大胆取舍,把不必要的杂乱的景物从画面上避开,使主体在画 面中的位置远近、形体大小和色调对比上能处于主要地位。这样就可使画面 集中,景色生动优美。 2.      (2)特点要抓住:由于每一个地方有每一处的地方特色,所以一定要反映 出当地的不同特点,使画面表现力大大增强。比如黄山,就要突出迎客松、 奇石和云海;长城就要突出其蜿蜒曲折,绵延不绝的雄伟气势 (如图4­1) 等。 3.      (3)重点要突出:风光拍摄的画面要突出所摄风光的重要景色,以表现其 特有风景。比如:水乡乌镇、就要着重表现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景色 (如图4­2);皖南风光就要表现其农村的白墙黛瓦、黄花红叶的江南村庄风 景等等 (如图4­3)。 图4­1 《望长城内外》苏惠民摄 图4­2 《江南小镇之夜》沈建伟摄 图4­3 《雾绕山村》苏惠民摄 4.1.3 风光摄影实践 (1)空间的表现:拍摄时可多利用侧逆光与逆光以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 (如图4­ 4),或者利用云雾的近浓远淡效果来突出空间感 (如图4­3)。 图4­4 《又听驼铃声》苏惠民摄 (2)时间的选择:最利于风光摄影的光线是低角度的阳光,它可使景物呈现出最 细腻复杂的色调和影调,出现最丰富多样的远近层次。所以,风光摄影的最佳时间 选择是在上午十点之前或下午四点之后,即清晨或傍晚的时候 (如图4­5)。 图4­5 《南浔古镇》苏惠民摄 (3)天气的表现:风光摄影可以在任何天气里拍摄,当然晴天最好。但是在雨 天、雾天也可拍出与众不同的风景照,而下过一场大雪后的雪景便是江南可遇不可 求的好景色 (如图4­6)。至于利用天上的云彩或朝霞与晚霞更是风光摄影中的常 见表现题材。 图4­6 《下雪了》徐建荣摄 图4­8 《飘渺》佚名摄 图4­9 《舞》徐建荣摄 (6)动体的安置:如果所拍摄的画面中有动体出现,则可使风景更生动优美,产 生动感。而此时的动体在画面中的安排要遵循前面提到的摄影构图中的要求,一般 情况下的原则是要把动体安排在画面中的视觉中心,以吸引观者的视线。如草原上 的牛羊,沙漠中的骆驼,湖泊中的船只或人等 (如图4­10)。 图4­10 《牧归图》徐建荣摄 4.1.4 风光摄影举例:朝阳、夕阳的拍摄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的壮观景色最激动人心,而且拍摄日出与日落在任何地方都可 以,因此,因此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摄影者,但要拍出好的成功的朝阳或夕阳照片, 则需要掌握一些拍摄技巧。 (1)时机的选择 拍摄日出与日落一年四季都可以,介以春、秋两季为最佳。由于整个日出或日落的 持续时间是很短的,因此要早作准备。一般情况下,真正可以按下快门拍摄朝阳升 起或夕阳西沉的一刹那不超过一分钟时间,否则效果都不好。因为太阳的光线毕竟 是很强的,太迟或太早,光线都很刺眼,拍出来的照片太阳都是白的,没有红彤 彤、圆滚滚的效果,所以一旦构好图后就要耐心等待,原则上当眼睛看太阳不感到 刺眼的时候才可以按快门。这时拍出来的照片画面整个呈暖色调,太阳又圆又红, 效果非常好 (如图4­11)。当然,当夕阳西沉后也不要急于回去,还可耐心等待, 等日落后30分钟内,由于回光返照,天空往往还会出现美丽的晚霞,或者在太阳升 起前也会出现朝霞,这时就可及时捕捉突然再现的美景 (如图4­12)。 图4­11 《日落时分》沈金兴摄 图4­12 《乌镇霞光》苏惠民摄 (2)曝光的控制 日出与日落时的光线变化很大又很迅速,一分钟前后的曝光就会大不一样,尤其是 日出。而且在测光时还不能对着太阳,否则数据会不准,因为太阳的光线实在太 强,即便是快要沉下去的时候。所以要取得曝光准确的日出与日落照片,在确定基 准曝光量的测光时不能对着太阳,而应测量太阳旁边但不含太阳的天空,也就是测 量太阳正好处于画面之外的部分。如果是正常的天气,一般的曝光组合 为F16,1/125,冬季为F11,1/125。 (3)构图的安排 拍摄朝阳或夕阳的主题很明确,就是在表现太阳升起或下沉时的风光,所以首先要 安排太阳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太阳不宜太高,否则此时的光线还太亮,还不能拍 摄,故要等到太阳靠近地平线时再拍摄,这时的太阳光线已不再强烈,即眼睛盯着 太阳看已不再觉得刺眼了。正因为此,在拍摄时要找一个位置比较高的地方,比如 1 山顶、屋顶、桥上等等,然后把太阳与地平线安排在画面的 处。在画面的前景 3  或中景上, 还应安排一些其他景物,如房屋、湖泊、船、山或人物等等,此时这些物体都会成 剪影效果 (如图4­13)。图4­13 《落日圆》沈金兴摄 (4)太阳拍大的方法 如果你拍摄的画面主要是以太阳为主,并且想把太阳拍得越大越好,则需要下面两 种方法。方法一:用长焦距镜头,把太阳拉近,这样就可使拍出来的太阳远远大于 你肉眼看到的太阳。方法二:用大光圈,把光圈开得大一些,比如用F5.6、F4等, 这样可使画面中的太阳比平常看到的要大一些。 朝阳或夕阳的拍摄可使画面充满灿烂的云霞而令人感叹;若以微波荡漾的水面为前 景的日出与日落画面能使人心旷神怡;以观看日出的人物剪影为前景又能给人身临 其境之感。总之,有朝阳或夕阳的风光摄影作品,总能令人赏心悦目。 复习思考题 1.     1. 风光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2.     2. 风光摄影有哪些一般要求? 3.     3. 风光摄影一般一天当中的哪个时间拍摄较好?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自己家乡还是出去旅游,都会拍照留念,而拍摄的对象自 然是人。所以,如何把人拍得好看一点,就需要一些拍摄技巧/人像摄影包括一般的 人像照和证件照。而一般的人像照又分为室内人像和室外人像两类。但不管哪一类 人像摄影,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和一般要求。 4.2.1 人像摄影的特点 1.      (1)表现对象明确:显然,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对人 外貌特征的描绘,反映出人的精神气质和情绪状态。 2.      (2)人物形象突出:由于人像摄影是专门表现人物,所以画面中人物的位 置要高于其它物体,以突出所拍摄的人物形象,并且能表现出人物所特有的 与众不同之处。 3.      (3)丰富人们生活:人像摄影既可以拍摄自己的亲人,也可以拍摄自己的 同学、同事等身边的人,所以可以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况且,随着生活水 平的提高,出去旅游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拍好名胜古迹、自然 美景下的人物照片也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再说,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 个民族的人们所穿的服饰不同,风俗也不同,如果在旅游过程中拍摄到不同 民族的人像,岂不是又增添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 4.2.2 人像摄影的一般要求 1.      (1)外貌特征要准确:人像照片要努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的精 神面貌,故要捕捉各种人物的外貌特征。因而准确体现人物的外貌特征是最 基本的要求。 1.      (2)背景要简洁:为了比较明显地突出人物,就要把背景简化,或者 安排简洁的画面,这时就需要一些技巧。一般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虚 化背景,方法是采用大光圈,然后靠近被摄人物;第二种是选取简练的 背景,尽量避开人物背后的各种线 《打工者》徐建荣摄 2.      (3)表情要自然:人像摄影的画面中一定会有脸部,因此脸上的表情尤为 重要。人们一般都把表情自然、神态自若的照片作为成功的主要标准。所以 在拍摄时不一定要让被摄人物装出各种表情来,这样反倒不自然,而应该要 象平时正常情况一样,然后由摄影师进行各种角度的抓拍,这样才能拍到表 情自然、神态生动的人像照 (如图4­15)。 图4­15 《俩小无猜》徐建荣摄 ③手的姿势 有的人在被拍摄时往往会问:“我的手放哪儿好?”由此可见,如何安排手也是涉及 到被摄者是否感动自然的一个因素之一。手的姿势处理:可做一个随便的动作,但 又不能象“演戏式”的 (如图4­17);可以拿物;可以遮掩某些不足部位。如某人侧 面像的角度很美,就是颧骨太大,这就可用手托腮,既显出手的美,又掩盖凸出的 颧骨。如果是拍半身像,则手可拍可不拍。若要拍,则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表 现手的美,老人的手象“榆树皮”,有苍老美;少女的手有纤嫩美;儿童的手肉鼓 鼓,有可爱美等。当然不美的手拍进无益。 图4­17 《小女孩》沈金兴摄图4­18 《西藏汉子》沈永林摄 ④人体的姿态 人的姿态是指人的举止动态,停留在画面上的一个样式,是表现人物外貌的一个重 要因素,同样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人像摄影造型上,很难定出某一个“最佳姿 势”作为模本,因为“百人百性”、“千人千相”,但人的举止神态,“停格”在画面上时也 有一定的原则,那便是姿态要自然逼真。 以身体的姿态为例加以说明。若正身,可显示体型的宽度,并有端庄、稳重的气 质;侧身,则削弱体型宽度,显示“活感”,并产生体形的线条美 (尤其是女性); 倾斜的侧身助长姿势的“动感”;挺胸,显得精神 (如图4­18);弓背,既可表现精 神不振,又可表现精神泰然,关键要处理自然。 ⑤拍摄角度的变化 根据人物脸部的不同特点,可选择不同角度的拍摄,若采用平摄,可分为正面、九 分面、八分面、七分面、六分面和侧面。其中正面与九分面可拍摄轮廓匀称、端正 丰满的脸型,能保持面型的轮廓特征;八分面与七分面可较好地表现人的眼睛、鼻 子及头部侧面;六分面和侧面能突出人物的侧面轮廓,将额头、鼻子、嘴的线条及 侧面发型十分清楚地表现出来。侧角度也能弥补脸型轮廓的不足,如拍摄圆扁脸型 (俗称“苹果脸”)、长脸 (俗称“马脸”),可以隐掩其“圆扁”和“长”的特征,使面形 看上去美些。当然,侧面能突出五官长相端正挺拔的脸部,如平额、直鼻、弧形的 面颊、微突的下巴,能充分显出这些优点。不过,冲凸的额、高尖的颧骨、凹塌或 鹰钩鼻、萎缩的下巴等脸型忌用侧面拍摄,否则会使这些缺点更加突出。 若采用高角度俯摄,可产生扩大额部、缩小或尖化下巴的效果,还会使胖的脸型 变“清瘦”。若用低角度仰摄,则产生扩大或圆化下巴,缩小额部的效果。对瘦削或 长形的脸型起“饱满”的作用,并且在造型上产生“精神抖擞”或某种气质的效果。 (2)光线的运用 在前面已经讲过摄影用光,但作为专门拍摄人像来说,不同光位会对人的脸部和身 体产生具体的不同效果,故需要进行专门来分析。 ①顺光:受光均匀,阴影少,能获得明朗的平调效果。顺光位适用于本身、头像, 能使较胖、圆满的脸型变得清瘦秀丽,而脸型瘦削的人则不宜采用顺光位,因为顺 光会使脸型更瘦。顺光位一般不适用于全身,因为它会使景和人物平淡而缺少立体 感和质感 (如图4­19)。 图4­19 《尼泊尔老妇》沈永林摄 ②前侧光:应用前侧光可产生一定的立体感,脸部比较丰富。如果是采用十分面拍 摄,脸上的鼻影斜 垂到影尖,与阴面的阴影区相连接,在阴半面的眼窝下面颊部位产生“▽”形的阳光 区,因此俗称“三角光”,三角光面部受光区约占60%左右。三角光较充分地表现人 物脸部的凹凸立体效果,它适用于各种脸型,是半身人像普遍采用的一咱光位射 角。 ③侧逆光:明暗反差强烈,立体感较强。在拍正面像时,有阳光的一边脸面颊显示 弧形光条效果,名为“正面轮廓光”。这种光线只适宜椭圆脸型,不适应胖的、瘦的 脸型。由于侧逆光的特点是面部大面积阴影 (须适当补光),小面积受光 (须选择 深暗的背景),所以人物面部中心显著突出 (如图4­20)。侧逆光适用于侧面像的 半身及全身,是较普及的、正统的光位角度。 图4­20 《俩姐妹》徐建荣摄 ④逆光:被摄人物背面受光,轮廓鲜明。面部全处在阴影中,光影效果明显,空间 深度得到很好的表现。如果正面拍摄,头发和肩部轮廓受光,尤其是女性,会产生 漂亮的轮廓光;如果是拍全侧面,则面部、额、鼻、唇等产生侧面轮廓光,效果优 美。逆光适用于半身、全身、亮景暗衬的环境背景,产生醒目的影调效果 (如图4­ 21)。 图4­22 《西像》沈永林摄 (3)影调的处理 作为一幅摄影作品,都有一个基调。而这个基调大多数是以影调来呈现。一般的影 调可分为高调、低调和中间调。所谓高调,就是画面的大部分背景是以白色或浅白 色的淡影调为主,可以给人一种清新悦目的感觉;而低调,则画面的大部分背景是 以黑色或深灰色为主,给人以深沉、肃穆的感觉;中间调则处于两者之间。采用什 么影调来作为画面的基调,一般是以拍摄对象的特点和想要表现的主题来确定。比 如拍活泼可爱的小孩、天真灿烂的少女则一般采用高调 (如图1­6 《少女与 猫》);拍摄饱经沧桑的老人一般采用低调,以表达岁月艰辛的主题等等 (如图4­ 16 《思》)。 当然,如果是在室外拍摄人像,则还要适当加入一些景色,使景物与人物相得益 彰,或用有代表性的景去表达某种意境,但大多数是以中间调为主的 (如图3­ 8 《回首》)。拍摄人像,也需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同时在平时多注意观察, 这样才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拍摄方法,拍出令人满意的、自然的人像作品。 复习思考题 1.     1. 拍摄人像有哪些特点?它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2.     2. 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处理人物的外貌? 3.     3. 拍摄人像按角度分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     4. 影调一般可分为哪几种? 小品摄影是摄影中的一体裁,一般地说,多以自然事物为表现对象,与风光摄影中 以宏观的自然景物为对象不同,它多半是以一草一木、小溪小桥,或一片树叶、一 滴水珠,总之是以细小的自然景物为对象的。同时在摄影小品中,常常并不满足于 被表现对象本身的含义,而是赋予它以更多更深的意义和思想,即摄影小品是一种 带有寓意性的摄影作品。当然,其所寓的“意”并非与被表现对象无关,反之,而是 被表现对象本身所含意义的引申或发挥。 正因为小品摄影具有这样的特长,所以在被表现对象的形式美的选择上并不十分严 格,只要能表达作者想到表现的主题或是意境即可,当然在表现上还要注意含蓄, 委婉和抒情。所以,绝大多数爱好者一般都选择具有一定形式美的花草、静物等作 为表现题材,以表达美。下面就以花卉、静物作为具体例子来说明。 ..1花卉摄影 在大自然的一年四季中有许多花,如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与冬天 的梅花等都是文人墨客所喜欢吟诵和表现的题材,当然摄影爱好者也不例外。 (1)花卉摄影的特点 花卉摄影是以花卉为主要表现对象,所以它的特点是要表现出画一般的美感和诗一 样的意境。故在选择花朵时,以形状、线条、色彩为主要依据,抛弃多余的、杂乱 的东西,尽量突出主体,使画面干净简练。因此,表现的意境可以是含蓄幽雅,也 可以是热烈奔放。 (2)花卉摄影的一般要求花卉摄影要把花拍得唯美一点,则需要一些在造型上的 要求。 (ⅰ)首先要注意用光。光是摄影艺术的“语言”,用好光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所 以在拍摄花卉时要运用光线来突出所表现的主体,同时还要运用光线来表现花卉的 质感和刻划花卉的形态。因此在用光时,忌讳用顺光,而以逆光和侧逆光为主 (如 图4­23)。当然在运用光线时还要渲染气氛,比如牡丹,要表现出富丽堂皇的气 氛,以突出牡丹富贵高雅的气质;而拍腊梅,则要表现出寒冷严冬的气氛,故需要 霜、雪等物作陪衬,以突出梅花不畏严寒、坚韧独立的品格。 (ⅱ)其次要讲究构图。由于花卉摄影主要是是表现花的姿态美与气质美,所以在 构图上要特别讲究。首先要注意画面简洁,用大光圈把杂乱的背景虚化或避开,使 画面简单明了;其次要强调突出主体,把想要表现的花卉处于画面最重要、最显眼 的视觉中心位置上,如在黄金分割点上;最后还要会使用陪体。陪体可起到突出主 体、活跃画面、丰富内容的作用。在选择陪体时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如绿叶、枝 条、小动物等,当然也可以没有。在构图时还要会使用对比手法,如色彩的对比 (红与绿)、影调的对比 (明与暗),大小的对比,虚实的对比 (花实叶虚、近实 远虚)等 (如图4­24)。 (4)质感。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组成物体的质地各不相同。譬如,同样是衣 服,有棉、麻、丝绸及人造纤维之分;都是茶壶,可以是陶制品,也可以是瓷制品 等。性质不同的物质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这种感觉叫质感。任何物体都有它特有 的质感,比如精美的丝绸使人感到柔和,厚重的门板给人粗糙之感 (如图4­30), 玻璃使人感到光滑等等 (如图4­31)。因此,在拍摄时要注意光的应用,必要时还 需要一些陪体来衬托物体的质感。在静物摄影中,如果不把它的质感表现出来,则 物体的美就不复存在或大大损失了 (如图4­32)。 图4­30 《门风犹存》徐建荣摄 图4­31 《烟雾》沈建伟摄 图4­32 《楠木叶子》方谦华摄 小品摄影就是以日常生活中小物品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小见大作出引申,因此还富 有寓意。在拍摄方法上要突出表现物品的形式美,故要动用一切造型手段:角度、 用光、构图等 (如图4­33),从而使人看到作品就能感到艺术的美 (如图4­34)九游会体育。 图4­33 《年年有鱼》徐建荣摄 图4­34 《春蚕作茧》徐建荣摄 复习思考题 1.     1. 小品摄影的表现对象是什么? 2.     2. 花卉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3.     3. 拍摄花卉时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4.     4. 一般具有什么特点的物品可成为静物摄影的拍摄对象?

  2024年AI服务器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2024年7-ADCA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2024年4K激光电视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2024年电磁储能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2024年等静压石墨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2024年电梯自动扶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2024年电子按摩器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2024年电动注塑机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24 以三角形为载体的几何综合问题【含答案】.docx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docx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思维导图).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